杭州亚运会盛大开幕 亚洲健儿共襄体育盛举

9月23日晚,28圈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灯火璀璨,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以下简称“亚运会”)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8圈官网1.2万余名运动员齐聚杭州,共同开启这场为期16天的亚洲体育盛会,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通过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亚洲文明的多元魅力。

开幕式:科技与文化的完美交融

当晚的开幕式以一场震撼人心的数字倒计时拉开序幕,随着巨型LED地屏上浮现出“潮涌”的壮丽画面,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钱塘江畔,感受着“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澎湃激情,开幕式总导演陆川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创新表达。”

文艺表演环节中,500名舞者手持发光折扇,以“宋韵”为灵感,演绎了《风雅颂》的古典之美;而由1000架无人机组成的“数字火炬手”飞跃场馆上空,与现场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塔,更是将开幕式推向高潮,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称赞:“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展现了亚洲体育的团结与活力。”

赛事前瞻:多项目创纪录 中国军团蓄势待发

本届亚运会设40个大项、61个分项、481个小项,创下亚运史上项目数量之最,电子竞技、霹雳舞等新兴项目首次亮相,吸引了全球年轻观众的目光,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1329人参赛,其中运动员886人,将参加除卡巴迪之外的所有大项。

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中国代表团志在卫冕,乒乓球赛场,樊振东、孙颖莎将直面日本选手张本智和、早田希娜的挑战;跳水“梦之队”全红婵、陈芋汐的“水花消失术”仍是最大看点,游泳项目中,覃海洋、张雨霏已在本赛季多次打破亚洲纪录,他们的表现值得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亚运村首次实现100%绿色电能供应,所有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组委会还推出了“云上亚运”平台,观众可通过AR技术实时查看赛事数据,体验科技赋能的观赛新模式。

杭州亚运会盛大开幕 亚洲健儿共襄体育盛举

亚洲体育格局的新变量

亚运会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观察亚洲体育实力变迁的重要窗口,日本代表团在滑板、攀岩等奥运新增项目上优势明显;韩国在射箭、击剑等项目上保持强势;东南亚国家则在羽毛球、藤球等传统项目中持续发力。

印度代表团此次派出历史最大规模阵容,在射击、田径等项目上具备夺金实力,印度奥委会主席巴特拉表示:“我们正通过‘目标领奖台计划’系统性培养运动员,杭州亚运会是巴黎奥运会前的重要练兵场。”

中东国家同样表现亮眼,巴林田径名将阿德科亚将冲击女子400米金牌,卡塔尔跳高天才巴尔希姆则有望实现亚运三连冠,值得一提的是,阿富汗代表团中有13名女运动员参赛,创下该国历史纪录。

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重赋能

杭州亚运会盛大开幕 亚洲健儿共襄体育盛举

作为疫情后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杭州亚运会预计将带动超4000亿元的经济效益,赛事期间,杭州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0%,周边城市文旅产业同步升温,阿里巴巴、吉利等浙江本土企业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展示了中国品牌的科技实力。

亚运惠民理念同样深入人心,杭州市民可通过“亚运场馆在线”平台免费预约56个竞赛场馆的体验活动,截至开幕前,已有超800万人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家住拱墅区的退休教师陈建国说:“家门口的乒乓球馆改造后焕然一新,我们老年球队每周都能预约训练。”

挑战与突破并存的筹备之路

从2015年申办成功到2023年正式举办,杭州亚运会经历了疫情延期的考验,组委会通过“动态筹办”模式,先后完成56个竞赛场馆的新建与改造,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由废弃矿山改建而成,成为可持续办赛的典范。

安保方面,杭州启用“智慧亚运”系统,整合5G、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全流程管控,医疗保障团队配备多语种服务人员,并在各场馆部署5G远程诊疗设备,志愿者“小青荷”更是赛会亮丽风景线,3.76万名志愿者提供超37万小时服务。

特殊时刻的体育外交

亚运会开幕式上,叙利亚、黎巴嫩等战乱地区代表团收获热烈掌声,国际奥委会委员、叙利亚奥委会主席穆达拉尔动情表示:“体育让我们在艰难时刻仍能看见希望。”朝鲜代表团时隔5年重返国际综合赛事,其体操选手安昌玉表示:“很荣幸能与亚洲顶尖选手同台竞技。”

中国台北代表团由530人组成,将参加33个大项,跆拳道选手罗嘉翎表示:“希望用成绩证明两岸青年同样优秀。”港澳代表团则分别在帆船、武术等项目上具备夺奖牌实力。

尾声:一场属于全亚洲的庆典

当主火炬塔的火焰照亮夜空,杭州正式进入“亚运时间”,未来16天里,赛场上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滴汗水都将书写亚洲体育的新篇章,正如亚奥理事会主席辛格所言:“杭州亚运会将证明,体育拥有跨越国界、团结人心的力量。”

从1951年新德里亚运会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这场跨越72年的亚洲体育盛会,始终承载着人们对和平、友谊与进步的向往,当各国健儿在钱塘江畔挥洒激情时,他们不仅为奖牌而战,更在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