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于9月15日晚在陕西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开幕,这场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体育盛会,以“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1.2万名运动员参赛,角逐35个大项、409个小项的奖牌,开幕式上,精彩的文艺表演和运动员入场仪式交相辉映,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的蓬勃生机和全民健身的丰硕成果。

开幕式亮点纷呈 科技与人文交融

当晚的开幕式以“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为主线,通过《序曲》《摇篮》《力量》《旗帜》《梦想》五个篇章,生动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和全运会的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28圈下载,开幕式巧妙运用了裸眼3D、无人机编队等高科技手段,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由上千架无人机组成的“全运火炬”图案点亮夜空,象征着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运动员入场环节,东道主陕西代表团压轴出场,旗手由东京奥运会跳水冠军杨倩担任,各代表团身着特色服装,挥舞旗帜,展现了各地体育健儿的昂扬风貌,在宣誓环节,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代表分别郑重承诺,将恪守体育道德,公平竞赛。

全运会盛大开幕,青春激扬 梦想起航

赛事全面展开 新秀老将同台竞技

随着开幕式结束,全运会各项赛事已全面展开,在游泳、田径、乒乓球等传统优势项目中,国家队主力选手表现抢眼,东京奥运会冠军汪顺在男子400米混合泳中轻松夺冠,展现了“中国泳军”的深厚底蕴,乒乓球赛场,樊振东、陈梦等名将纷纷晋级,为观众奉献了多场高水平对决。

本届全运会也为年轻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舞台,17岁的跳水小将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预赛中表现稳定,延续了奥运会的火热状态,在三人篮球、滑板等新增项目中,一批“00后”选手崭露头角,彰显了中国体育的后备力量。

全民健身元素突出 赛事惠民成效显著

与往届相比,本届全运会更加注重全民参与,群众赛事活动增设19个大项、185个小项,包括广场舞、太极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直接参与人数超千万,组委会还推出“全运惠民八大工程”,新建改建130余个体育场馆,赛后将全部向公众开放。

在疫情防控方面,组委会采取闭环管理、限流观赛等措施,确保赛事安全有序,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赛事直播覆盖全国,单日最高观赛人次突破2亿,许多市民表示,全运会点燃了全民健身热情,社区运动场地近期使用率明显提升。

体育精神闪耀 多元价值彰显

本届全运会不仅是28圈在线竞技的舞台,更成为展示体育综合价值的窗口,在攀岩、冲浪等新兴项目中,运动员们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精神感染了年轻观众,残疾人运动员与健全运动员同场参赛的特殊设计,体现了“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过视频致辞,高度评价全运会的组织工作,称其“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中国方案”,多位体育学者指出,全运会改革成效显著,在项目设置、人才培养、产业联动等方面为体育强国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闭幕在即 精神永续

全运会盛大开幕,青春激扬 梦想起航

随着赛事进入尾声,多个项目已诞生新冠军,9月27日的闭幕式上,组委会将突出“简约、安全、精彩”原则,通过艺术表演总结全运成果,并将会旗交给下届东道主广东。

这场体育盛会不仅留下了无数精彩瞬间,更推动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全运会所弘扬的拼搏精神,将继续激励亿万民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